全部 / 共有1494篇文章

【CLECSS 234】法务的架构和薪酬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昨天的【CLECSS 法律Career #233】《法务回头做律所的可能性》很受欢迎,今天再来一篇《法务的架构和薪酬》。法务的架构不同公司的法务架构可以差异很大。大公司可能有几十至上百个法务,有3-5 层架构。小公司(小部门)可能有1-3层架构。所以可能一概而论,以下是一个大型公司(国内公司)的例子:Legal Counsel (律师) –〉Senior Legal Counsel (高级律师) –〉Legal Manager (法务经理)-〉Legal Director (法律总监)–〉General Counsel很多国内公司,不一定有General Counsel 这个Title,可能Legal Director 就是法律部最高的职位。如果是小公司,或大公司但法律部门小(例如大部分的工作都外判给外部律师),那可能就只有1至2 个Legal Counsels,在这种情况下,可能Legal Counsel在该公司的法律部也可能是决策者,所以一个法务是否Senior,权力有多大,真的要看个别公司的架构图。(如果是金融机构类的,一般法务部也会跟投行PE的Title,例如Associate,Vice-President,Director等。)法务的薪酬跟Title 一样,不同公司的薪酬差距很大。如果是一个低级/中级的职位,一般几千至几万人民币一个月不等(这个很视乎公司的规模和哪个行业),如果是金融机构可能多给一点。到了General Counsel/ Legal Director (法律总监)的Level,大公司(例如上市公司/MNC)工资一般十几万至几十万人民币一个月不等。当然也有些情况(例如较小的公司)Legal Director只有几万一个月,这个要看个别公司法务的地位。近年发现一个两极化的情况,就是国企/民企的中低级法务工资非常低,但高级的法务工资非常高。可能因为很多国企/民企都财大气粗的缘故,他们很多时候给General Counsel/ Legal Director的工资比MNC/投行还要高。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要给到这样高的工资,才能把MNC/投行的法务挖过去。至于对比执业律师的薪酬,法务的薪酬一般是同级的60% - 100%左右。当然有些公司还会给期权,和不少其他公司福利。所以最好的情况,法务的工资能Match 国际律所的工资,甚至更高。结语对于想换法务(还在考虑)的CLECSS朋友,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无论做执业律师或法务,大家都要做得开心快乐,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法律事业发展最大化,人生无憾。

【CLECSS 233】法务回头做律所的可能性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很多转法务或还没转法务的朋友,都有一个问题,就是转法务后有朝一日想回头,容易吗?我今天综合一下我过去几年见过的情况。之前在【CLECSS 法律Career #160】《从律师到法务的职业转换》,我们也提到律师和法务所需要的不同技能。Junior 的情况如果你在法律事业阶段很早就进公司做法务,做中低级的位置,他日有朝想回头,不是不可能,但是很多经验都会被Discount(打折扣)。比如说你在某行业的公司做法务2 年,可能回到律所要从头来过。如果你有5 年经验,在公司做到中级,可能去律所就是2至3年级的律师。所以一般都不鼓励大家太早跳In-house。一般见过的情况,就是如果你在监管机构出来,例如证监会,很多律所都会要,因为你有着他们所需要的人脉和监管方面的知识。其次就是投行PE,律师也会看重你在商业上的人脉。至于行业上的In-house,就要看你是否刚好碰着他们所需要的行业。Senior 的情况如果你做到Senior,例如法律总监,律所一般都很现实,问你能带多少客户过来。在见过的案例当中,比较多律所一开始让你做Of Counsel,而不是Partner。因为你能带多少客户过去,他们心里没底,所以头两年让你先做Of Counsel,然后如果你有足够的生意,再做Partner。见过的情况,一般法律总监转律所的,一般不会做得太差,但也不会做得最好。他们一般有着圆滑的人际交际技巧。但是因为毕竟不是长时间律所磨练出来,在工作上一般不够Aggressive,在客源上在行业上会拿点一点客户,但比起那些长时间跟投行打交道的执业律师,还是有点距离。结语所以考虑转法务的朋友,要想清楚自己是否喜欢走这条路。如果这条路走得顺,可以走得很好。但一旦要回头做律所,很多时候在年资上都要打折扣。祝各位CLECSS 朋友尽早找到自己喜欢的路,就在那条康庄大道上全速前行!【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32】律师真心话。大冒险 (Truth or Dare)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律师同行玩过真心话和大冒险(Truth or Dare)。事实上,跟律师玩Truth or Dare, 应该特别好玩。因为Truth or Dare 正是律师每天所做的事情。大冒险(Dare)大冒险讲求的是要脸皮够厚(例如在街上问一个男孩子/女孩子拿电话号码),大家都觉得厚脸皮做作一件事情是很有趣的。事实上,律师每天都在做脸皮厚的事情。例如,每天向不同的潜在客户推广生意,这些都需要很强大的内心素质,本质上跟推销员没有太大分别。又例如,你做一个项目,没有做过,你要向其他团队的律师界借文件样本,这些跟你同律所的同时亦敌亦友,向他们借文件也需要脸皮够厚。真心话(Truth)真心话,好玩之处在于回答不能撒谎,但你自己又不想和盘托出(例如问你以前有多少男朋友/女朋友等)。这个其实就是律师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避重就轻”,既不撒谎,但又闪烁其词,模稜两可。在执业上,当客户问你问题时,给法律意见时基于种种原因,很多时候未必能给出一个确实答案。那时候就要加上很多假设,前提等,给答案时比较空泛,确保答案不要错。这个技巧,其实也有点像玩“谁是卧底”游戏的技巧,不能撒谎,也不能说得太具体,以免给客户看穿。建议给律师出的题目大冒险:(一)向合伙人多要些工资(二)把麻烦客户骂一顿(三)把律所的男神/女神约出来吃饭真心话:(一)你最讨厌的合伙人是谁(二)哪个客户最麻烦(三)谁是法律界之男神/女神结语其实大冒险代表一种勇气,真心话代表一种智慧。各位CLECSS 朋友要保持这种Truth or Dare 的精神,在法律界勇敢(并具智慧)地做出一番大事业!【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31】幸运在法律事业的角色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昨天【CLECSS 法律Career #230】《大所 v 小所的选择》,引起CLECSS 群里对“大所 v 小所”的热烈讨论。事实上,在你的法律事业旅途中,进大所小所,跟哪个师傅,都好像冥冥中有命运安排。今天我就讨论一下各种幸运和不幸的个案。毕业的年份如果你毕业于2007 和2008年的美国LLM ,那时就业市场好,出来可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例如第一份工作就可能找到Global Pay),你可能当时觉得很幸运。但是2008年年底金融风暴时,就有很多律师在2008年年底和2009年被迫离开律所,由于他们本身工资很高,一时间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些法律事业就这样走歪了。当然也有些在当年金融风暴成功在律所生存下来,一直做到现在,那些就是法律界的幸运儿。大家可以回去看【CLECSS 法律Career #126】《那些年,我们律师经历过的金融风暴》。在哪个律所,跟哪个师傅有时候,你进哪个个律所,也是命运安排。有时候刚好你碰见那个面试官谈得来,就这样进去了。你法律事业第一步进哪个律所,对你影响很深,例如在某个律所比较规范,你以后的文本,做事方式,也会比较规范。至于进所后,跟着哪个合伙人,更是重要,有时候你跟着一个关心你事业的,他愿意帮助你成长,给你机会,以后你的事业就会很畅顺。反之,如果那个合伙人只关心你替他赚了多少钱,可能整天给你一些学不到东西的活做,那你事业的成长可能比较慢。晋升机会,法律生意机会有时候,在律所晋升得多快,也看运气。第一,就是看你律所的文化,是否愿意提拔有潜力的年轻人。第二,就是看你运气,例如你上面的那些Senior,刚好集体跳所,那么上面的职位就悬空,你就有机会趁虚而入,直接升上Senior 的位置。至于法律生意机会,其实也很讲运气,例如,你的合伙人刚好要退休,他把客户都交给你。又例如刚好某外所要退出中国,律所把原来的客户分给Associates,你把客户带去另外一个律所做合伙人。结语–幸运和机会把握我们常常说的“幸运”,其实是“命运带给我们的机会”。这个只是一个机会,能否把握得住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像在金融风暴里生存下来的律师,他们当年必定是比别人更努力,更勤奋,才能生存下来的。至于你碰着个好师傅,好的生意机会,同样要看自己的本事,能否接得住这些天掉下来的馅饼。最后,祝各位CLECSS 朋友在法律事业上都有好运气,并能充分把握法律事业旅途上碰着的各种机会!【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30】大所 v 小所的选择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最近几年,很多CLECSS 朋友问及我同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有一个大所和小所的选择,到底去哪一个?他们一般会说听说大所进去后就是一个大工厂的螺丝钉,小所进去后反而可以学到整个流程,肩负起更多责任。个人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自己不确定选哪一个,还是应该先选大所。以下我的分析:进入大所进入大所后,跟哪个团队,能学到多少东西,很看自己的运气。但是,进大所,有两个东西是确定的,就是律所的名气(Prestige)和不错的工资。就是说,你选择的时候,肯定是要赌一把,假设你赌输了,进去后就天天做尽职调查和验证,学不到太多东西,但至少你赚了律所的名气和一笔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即使你在一个大团队,有时候,学不学到东西也很看自己的态度。你尽量表现得积极一点,让上级看到你的能力,你就越来越多机会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即使你没有没有写招股书的机会,你在Email Chain 上,也可以看看别人怎样写,里面有什么Issues,通过阅读项目的邮件从中学习。进入小所一般只有一个情况会考虑小所的。就是,你熟悉那个招你的合伙人,知道他也是从大所出来,做的项目类型跟大所差不多,你知道从他那里可以做到大所的Deal,但在他那里能肩负起更多责任,学到更多事情。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在小所里成长得比大所快,将来转回去大所也不难,因为你会做大所做的事情。除了这个情况下,建议大家还是选择大所。在其他情况下,虽然说你在小所能肩负起更多的责任,但毕竟做的事情跟大所不一样,你做了100 个小Deal,Deal 的类型和Quality 也不能跟大所10个大Deal 相比。而且,很多时候你进了小所,其实小所的生意不一定好,合伙人到处拉着你去拉生意,但是整年花在Pitching 的时间占了一半,做后真正做Deal 的时间可能只有别人一半,这样对于自己初出道的法律事业不好。将来要转回去大所不容易。结语所以对于“大所 v 小所”的选择问题,个人认为没有太多讨论的空间。除了我上述提到那个小所个别的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应该选择大所。大所就算最差的情况下(学不到东西),大家最后也赚了律所的名气和一笔可观的收入。祝各位CLECSS 朋友在2015年这个好市场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9】回顾-感谢-展望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JZ,波士顿大学法学硕士,纽约州律师,逾十年并购、公司、金融服务和房地产业务经验。CLECSS组织初始会员。多次为青年法律人和法学院学生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专业技术讲座】最近比较Sentimental,昨夜偶尔失眠,躺着居然自然而然地回顾起参与组织CLECSS活动的零零总总。回顾第一次与Simon见面得有7、8年了。当时,Simon好比白求恩般不远万里来到上海,在各个法学院义务地向年轻学生提供职场入门和求学发展的建议。记得当时第一次见面,和西门大侠在燕云楼隔着火锅的烟雾交换着对中国,对中国法律,对中国法律界的观感,感动其付出之余,只觉自己也应该努力,承担起一个青年法律人的职责,鞠躬尽瘁。这些年来,我们CLECSS向大大小小的中国法学院提供免费讲座,进而向初、中、高级律师提供不同的分享平台和活动。力争送的货里“干湿俱全,寓教于乐”。我们的核心团队在自己繁忙的业务和生活负累之外,额外投入精力,面对每一张年轻的面孔,我们只想你们避免我们走过的弯路,顺利达到你们的成功!这,是我们“Think Big,Do Big!”口号的本源。这些年来,我从一个房地产交易和普通并购的律师,逐渐涉足不同业务领域,提升了自己的学历和资质,见了不同的人,求学供职于两个不同的大洲。自身的成长得失尚未定论,只觉在CLECSS活动的安排中受精力所限仍未能“死而后已”。作为一个O型血的白羊座,我向来不是爱后悔之人,惟愿燃烧更多的热情,为CLECSS的来年发展做多贡献。感谢有不少朋友是近两年来新加入CLECSS的成员。由于各种活动的不定期性,很多新成员尚未系统地体会我们能为大家做什么。从我个人的经历出发,我想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CLECSS的愿景,也是我已得到的收获,良益颇多:“扩大人际网络”通过CLECSS,我结识了许多一见如故,交心相处的朋友。我们有时只是在地铁、电梯间遇到时微笑相对,有时能在一起觥筹交错互换心得,有时能共坐一席谈天说地。我曾是个相对内向的人(!?),喜欢自己憋着瞎琢磨。通过CLECSS认识那么多有着相似经历,共同愿景的朋友,实乃我幸!“观察更多的NICHE AREAS”执业领域的选择很多时候由不得你选择。于是观察同道中人的及时动向对于自身业务领域发展和提升是个很好的捷径。这些年来,我看着你从一个普通公司律师转变为反垄断大拿,看着你研习环境法为我国法律的发展加砖添瓦,看着你努力前行不但创投业务精湛还领导团队取得佳绩,看着你日理万机从年轻的公司法务成长为部门重心。。。。太多了,不一而足。衷心为你们高兴、自豪之外,你们各自的研习方向也一直给我很多借鉴。在我随口问你们免费意见的同时,我也不在断成长。谢谢。“缩短知识的不对称”我很乐于见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在CLECSS的群中直接放上生活、执业和学习上碰到的问题。尽管有时我们的讨论如同所有律师间的沟通一般会形成“论战”,但我特别高兴通过技术的不断发展,CLECSS能形成一种知识共享的良好气氛。说相声引关注是一回事,但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分享,打破知识的不对称形成的桎梏,对于我们自身、对于客户,对于社会,何尝不是一种贡献?我定非每个领域的专家,只望能经常抛砖引玉,促进大家的共同进步。展望2015年是我从事法律业的第十二个年头了 - 如果当年的起步好比呱呱坠地的婴儿来看,现在应该已经可以谈恋爱了吧(!?)。当然,这仍是一个玩笑。于己于友,我们的“革命”都尚未成功!希望我们的CLECSS在今年能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收益,能为我们的共同成长提供更多的协助!!JZ,陆家嘴夜色下【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 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 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8】律师和其他行业 (Lawyers and Other Industries)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以前去某个国际律所面试时,他们问我最熟悉是哪个行业。当时觉得问题很有趣,像我们做Capital Markets 的,什么行业都接触过,哪会特别对哪个行业熟悉。不过后来想,的确是,即使你做General Corporate,General Capital Markets,也会比较多碰见某种客户(例如保险公司),那保险就成为你熟悉的行业了。对行业的缘分很多时候,如果你刚好进了一个律所的房地产团队,能源团队,那房地产,能源就会成为你最熟悉的行业。但更多时候,你进了IPO , M&A, PE 团队,工作时什么行业都接触。但命运往往安排你做某一行业的项目比较多,例如我写过赌博公司的招股书和年报,那对于赌博的术语,怎样赚钱,就会很熟悉。以后去跟业界人士交流就会比较顺畅。事实上,当你去做Pitching时,客户问起你IPO 和M&A时,很多时候不只是你做了多少单,每一单有多大,更重要是拿在某一行业有没有做过。例如互联网的IPO,客户一定会问你互联网项目的经验,你做了什么大银行的IPO 也没什么用。怎样深化跟行业的关系当你建立了跟该行业的缘分,就可以深化跟该行业的关系。例如你通过执业跟房产商交流比较多。那就多参加行业公会的活动,例如可以多参加房产商协会举办的讲座和交流会。大部分时候,除非你做讲者,否则去参加那些行业的讲座最重要的是讲座前后和中间休息时的交流。当然如果有机会的话,做这种行业协会讲座的讲者,对于在该行业宣传也很有帮助。一开始可以考虑试试先做这些行业协会的义务法律顾问, 以后就可以通过这些协会认识很多行业人士。结语我们不能把自己困在法律界里,我们是服务提供者。真正的“客户”和“实体经济”在行业(Industries) 那里。我们应该多跟行业人士交流,因为这让我们了解真正的世界,而不是在法律文件上“纸上谈兵”。祝各位CLECSS 朋友未来一年都能多接触行业人士,为自己的法律执业打下更稳固的基础!【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7】我们这两代律师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我们常常听到年轻法律人说,我们这一代机会不多,很多法律市场/客户都给上一代的律师占据。上一代社会比较简单,竞争没有我们现在这么激烈。但同时,上一代律师也会说,当年他们没有那么多机会出国留学,学习英文机会也不多,通信没有那么发达,做BD 没有那么容易。今天我们就看看,我们这两代人,到底谁幸福?上一代律师某程度上,上一代律师的竞争比我们低很多。那时法律市场刚形成。例如听说方达早年的创办合伙人,就大学毕业出来直接开律所。那时候,因为市场并没有形成固有的格局,英文不错就可以做涉外业务(那时候有个外国LLM 便很了不起)。这样,上一代就比较容易做起来。那时候社会没有Blackberry,没有手提电话,没有微信,大家下班后找不到客户,客户找不到律师,大家反而可以过一种健康正常的家庭生活。那时候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耗损都比较少。新一代律师中国在近十几年富起来。现在每个法律学生都能接受较好的教育,很多都有资源去外国最好的学校读LLM /JD。但是正因为大家都有此资源,社会竞争大了很多,现在有LLM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年轻一代要思虑更多事情,怎样增强自己特有的竞争力去突围。另外,因为通信科技突破, 现在无论什么时候,合伙人和客户都能找到你,所以晚上也无可避免加班。这样对于体能和精神意志的要求,也比上一代高。当然,科技的产生让社会多样化,现在你可以通过科技做BD,可以利用科技打破上一代垄断市场的格局。所以某程度上,新一代也有些上一代没有的机会。上一代 v 新一代到底上一代律师幸福,还是新一代律师幸福,很看个人的事业野心。如果自己比较喜欢一种安稳平淡的生活,循规蹈矩,上一代律师的生活更好。但是有些朋友更喜欢竞争和挑战,喜欢从中产生的机遇。如果能抱着这种正面乐观的心态,在我们新一代法律环境将会发展得很好。个人而言,如果只考虑自己的生活,可能我更喜欢上一代的生活。不过我们身为这个时代的法律人,就有这个时代的社会责任。我会跟新时代的CLECSS法律人共同进退,在事业上一起攀上高峰。【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6】不做法律,做Business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很多CLECSS 读者偶然会问起我,能否说说法律人如果不做法律,有没有其他事业机会?这些年来,见过有些朋友的确离开了法律领域,但每个人的情况都很不同。今天我们看看各种情况。第一个问题:是否决心不做法律?其实大部分问我“不做法律,想做Business”的朋友,都有个共同点,都是其实对于法律本身兴趣不大。可能是读了几年法律,发现兴趣不在这里,或觉得法律执业非常沉闷。这样的话,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读了这么多年法律?不做法律是否会感到可惜?”(毕竟是自己的专业竞争力所在)。如果问了这个问题后,还是决定不做法律,那就代表自己下了很大的决心,就可以试试其他的机会。跟法律没直接关系的Business 机会这个可以跟自己的兴趣走。比如说,刚好有朋友要创业,开个火锅店,自己对饮食业有兴趣,那就可以跟朋友合伙。这种Business 机会,跟以前的法律专业没有关系,成功与否,纯看自己的运气和这方面做生意的天分。这些年,见过成功的,也见过失败的。对于寻找这种机会的朋友,其实可以选择一个比较轻松的律师/法务工作,一边工作,一般做火锅店(只要你的合伙人全职做就可以)。这样可以减低Career 风险。跟法律有一点关系的Business 机会其实有两个情况:第一,一些投行,PE 的机会(这些机构本来就需要投资方面的法律知识)。第二,就是那些法律行业相关的生意机会。例如法律市场的Marketing,猎头,排名,信息提供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建议大家在法律界浸淫一段时间才做Business。因为这两种情况都涉及到你在行内人脉的累积,和对行业本身的知识。例如,如果你在法律界做了很多年IPO,认识了很多人,去投行做Director,这个对你拉生意会很有帮助。同样地,你在第二个情况做BD,或收集信息方面,也会很有帮助。当然也看个别的人,有些朋友在这方面颇有天分,直接去做Business也能做得很成功。结语对于是否转Business,很看个人的兴趣和事业野心。当充分了解自己后,就可以一切随心。如果判断了自己做Business 比做法律快乐得多,就可以潇洒放开自己做法律的包袱,快快乐乐地做Business。不应该因为自己读了多年法律,而勉强自己做律师。我们的目标是追求一个远大的理想,能开到中国最成功的火锅店,也算是一个人生的一大成就!【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5】经济好,跳槽否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最近资本市场非常热闹,除了IPO,增发,债市非常畅旺外,股市也大幅上扬。在这个旺市里,也为律所带来很多生意,从而产生了很多就业机会。虽然大多数的CLECSS朋友都在顶级外所和内所工作,但是也有一些朋友未在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律所工作,那么,在Think Big; Do Big 的前提下,是否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跳槽呢?可以分几次跳,不需要一步登天如果不是名校毕业特别Top毕业,一般第一步很难进去最Top的律所,这时候就要在一个律所先做着。但是我们的理想不死,假设我们的目标是要进最顶级的外所,我们就定下一个10年计划。假设你在一个中型的内所,3年后跳去一个大型的内所,6年后跳去一个中型的外所,10年后跳去一个大型的外所。一般每几年,都会出现就业市场特别好的情况,这样也提供给你往上爬的机会(而那时你刚好在下级律所取得几年相关经验)。这样跳,一步一步来,总会到位。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是永远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但只要能做到,哪怕5 年,10年,只要最后做得到就可以。为理想而跳,不要单纯为了钱跳这几年,见过跳槽的个案,最后成功的较多。他们一般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跳,觉得自己一生非在大所做过不可,所以他们一般成功跳进一个好所后,都特别勤奋,最后都能在律所做得好,再过几年后,再跳更好的律所。反而过去几年见到为钱而跳的,最后都会因为跳得太频繁,最后事业走歪。很多时候,一个律师需要在某一律所至少做上两三年,才能在该律所学得稳固扎实。要是为了钱一年跳一个律所,将来就很难有雇主招你。结语如果各位CLECSS 朋友,在考虑跳与不跳之间,建议大家定下一个10年计划。想清楚这次跳后,未来几年会怎样。一般来说,稳步跳槽对事业有帮助,如果现在的工作未达理想,可以两三年跳一次,跳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为止。我们的原则是Think Big;Do Big,追求理想是我们永远上进的动力。各位CLECSS朋友新一年更上一层楼!【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4】律师一战成名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如果大家看《驯龙高手》等电影,大家会发现有个共通点就是,主角一开始都很怯懦,但是一件事件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事实上,在你漫长的法律事业中,总会遇到让你一战成名的机会,经过那次后,你法律事业从此改变,变得更有自信,从此走得更顺。一战成名在你法律界的生涯中,可能平平淡淡拿10个B: BBBBBBBBBB,有些人则选择拿一个A 9个C: CCCCACCCCC。那到底拿10个B 好,还是偶然拿个A , 其他拿C 呢。如果你去申请商学院或工作,有一条问题必定会问:“你认为什么是自己最大的成就?”所以如果你一辈子平平庸庸,全都拿B,倒不如集中精力一两次做得最好,拿个A。怎样把握那次一战成名的机会在法律界的生涯这么长,总会碰到一两个Deal有特别之处,例如如果你在大所,可能某年某月某日碰到年度最大IPO,年度最大M&A;。即使你不在大所,可能做到某类型项目的第一单,例如是某个新法规的第一个诉讼。这些都是你可以自豪地跟别人说的项目。你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这个项目上,拿到一个A,将来就成为你一辈子引以自豪的话题。怎样利用那个Honor在《驯龙高手》里,当主角成功驯龙后,这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这个成就感让他自信大增。同样地,当你在法律界跟朋友交流时,问及你做过什么Deal,你总需要一两个值得自己自豪的话题。例如做过某个世纪大IPO,做过某个领域最大的M&A;,打过中国第一个反垄断的诉讼等。这些Honor,都是让你可以在法律界增加信心,增加你跟大家交流的本钱。结语律师一辈子总需要轰轰烈烈做一次让自己自豪的事情。这个事情可以是一个大项目,可以是为社会公义义无反顾地付出。有了这个一战成名的机会,就可以拿着这个Honor伴随自己一辈子的法律Career。祝各位CLECSS 朋友在法律生涯都找到自己引以为荣的事情!【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3】律师先生,你可否说得浅白点?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很多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客户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这是因为法律语言和日常用语有一定的区别。当客户跟你说“律师先生,你可否说得浅白点?”,你怎么办。法律语言 v 日常用语法律语言不能跟日常用语一样,否则就表达出来就很不严谨。以普通法为例,一个法律用语,可能只有一两个字,但背后包含了一个个案带出来的原则。所以要完全用日常用语三言两语表达出来,基本上不可能。如果你用法律原文,可以确保没有遗漏,但客户不一定听得明白。如果你转化为日常用语,法律的意思可能有遗漏,所以必须要有所取舍。怎样用日常用语表达出来首先,很考究你的理解力,你第一步要完全明白里面的法律意思。然用日常生活用语表达出来。假设这段法律句子有8个元素,就像八股文一样,把这8个元素写出来。在确保不遗漏这8个重要元素的前提外,其他都以一般日常用语写出来。这样可以确保不遗漏重要的法律的重要元素,而读者大致上看得明白。其中的风险取舍无论你功力再高,用日常用语表达一个法律概念,总不能完全100%一样。这个时候就要牵涉到风险评估。如上一段所说,如果最重要的元素都已经包含,其实风险不是很大。余下就是要注意哪些日常用语会否产生其他原文没有的意思,例如“虽然”,“但是”等这些如果法律原句没有,但可以帮助读者阅读,会否改变了原文的意思。这些都需要作出风险评估。结语在现今社会,我们都倾向于Plain Legal Writing(用浅白语言写作)。无论是招股书,上市公司公告,商业合同,我们也尽量用浅白语言写成。如果有简单的方法表达同一个意思,何乐而不为呢?祝CLECSS朋友在新一年法律写作进步,跟客户交流更畅顺!【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2】2015年法律市场的几个看点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终于来到2015 年,祝各位新年快乐!今天拿起笔,把自己远大的新年愿望写下来,并写出达到目标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CLECSS 法律Career #29】《斯坦福商学院事业人生工作坊》。今天我们展望2015 年,看看未来一年的(一)法律市场,(二)就业市场;(三)法律执业所需技巧。(一)法律市场去年2014年下半年资本市场突然非常火热,承接这个趋势,相信2015 年法律市场仍会以资本市场主导。事实上,实体经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好,不过公司越是缺钱,集资活动越多。预计IPO ,增发,债市依然热闹。其次就是PE,在资本市场气氛好的情况下,PE 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至于M&A;等业务, 估计会保持平稳。外所方面,估计新的外所没有以前那么进取进入中国市场,因为过去几年排名不太高的外所进入中国市场后都不太成功。当然FCPA 等也务业为这些律所带来一些生意。因为只要接到一两单这样的项目,就有大量Billable Hours,可以有不错的创收。(二)就业市场2014年下半年就业市场转好,因为IPO 市场非常热闹,各所到处挖人做IPO。预计好的就业市场能持续到2015年上半年。所以例如如果你现在在一个二线外所,是一个好机会转去一个一线外所。不过大家如果要换所,要注意“Last in; First out” 的道理。就是说,你现在经济好的情况下进去,假设明年市场突然转差,要缩减人手,越晚进所的朋友越容易成为被裁对象。(三)法律执业所需技巧其实从合伙人的角度,只是想找到一个会做事,能把事情踏实做好的人。以IPO为例,你所需要的,其实就是要把IPO整个流程搞懂,基本的法规研究清楚就可以。最重要是小心,不能出错;并要有责任感,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做的到。例如说答应了文件明早给客户,即使少睡一点也要把文件赶出来。结语2015 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一年。到底是平淡的一年,还是精彩的一年,全看自己的态度。在这一年里,你可以立下大志(Think Big),加倍努力(Do Big),让每一天都变为精彩的一天。在此再次祝所有CLECSS朋友2015 年新年快乐,身体安康!

【CLECSS 221】告别2014年,你与CLECSS 共同成长的一年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过去几年,经历了很多人生的起跌。CLECSS 也像一条船,在2007年起一直在风风雨雨中前行。在过去220篇文章中,可以分开几大类:(一)原创或仿作故事;(二)励志/抒情小品;(三)律师执业/人生技巧;(四)法律市场。其中可能有些是大家早上起来的早餐,有些是大家周末起来的 Brunch。无论如何,总有些作品曾经让大家感动过,还改变了大家的思维,让大家用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思考;如果能达到这些,我们CLECSS 2014 年就算是成功了。在CLECSS 早前的上海年会时,我曾经问过大家对CLECSS 文章最深印象是哪一篇,大家给了我不同的答案,让我自己重温一下旧文。明天是元旦,以下的文章过去一年陪伴着大家成长,是我的自选精选,不知道有哪几篇是大家的喜爱? 大家在元旦时可以翻看:(一)原创或仿作故事:【CLECSS #66】《如果一个律所合伙人和一个法律助理漂流在荒岛上》【CLECSS #71】《如果傲慢与偏见的Darcy 是一位律师》【CLECSS #79】《查理和法律梦工场》【CLECSS #125】《律师恩仇记》【CLECSS #140】《律师和万圣节精灵》【CLECSS #219】《律师小王子》这些作品的背后,都有一种善良的价值在里面。像《如果傲慢与偏见的Darcy 是一位律师》的Darcy 到全国各地法学院做讲座,《律师和万圣节精灵》的金律师设立奖学金,帮助年轻人成长。《查理和法律梦工场》的查理善良正直,抵受任何诱惑。《如果一个律所合伙人和一个法律助理漂流在荒岛上》和《律师恩仇记》里面讲的是恩德。《律师小王子》更牺牲自己所有,去换取法律界的快乐。这些在现实法律界里,虽然我们很难做到,但是我们尽力追求。(二)励志/抒情小品【CLECSS #25】《父亲教导我做律师的世界观》【CLECSS #78】《我美国JD 留学时在中国学生会的日子》【CLECSS #129】《国庆日的中国梦》【CLECSS #131】《小时候没有钱去旅游,长大后没有时间去旅游》【CLECSS #187】《北京。北京》这些作品,主题里都有“梦想”在里面。【CLECSS #25】《父亲教导我做律师的世界观》和【CLECSS #131】《小时候没有钱去旅游,长大后没有时间去旅游》讲的是游历世界的梦想,以包容的态度接触理解各个地方,再看看自己有什么可以贡献社会。至于【CLECSS #78】《我美国JD 留学时在中国学生会的日子》,【CLECSS #129】《国庆日的中国梦》,【CLECSS #187】《北京。北京》讲的是一个香港人怎样接触内地社群,怎样通过跟内地朋友接触而找到自己的中国梦。(三)律师执业/人生技巧【CLECSS #22】《法律人怎样让别人印象深刻》【CLECSS #28】《律师如何使用商务交际上的Hook》【CLECSS #114】《钢一般的意志》【CLECSS #153】《法律人走出Comfort Zone》【CLECSS #166】《法律人生不倒翁》法律执业/人生技巧的作品实在太多,不能尽录。我自己比较喜欢以上几篇,尤其是【CLECSS #114】《钢一般的意志》和【CLECSS #166】《法律人生不倒翁》。这两篇文章要表达的是坚毅不屈的意志,在我这7年间无论面对多少风雨,对于CLECSS 始终坚持。(四)法律市场【CLECSS #34】《顶级英美律所的春秋战国(上)》【CLECSS #35】《顶级英美律所的春秋战国(下)》【CLECSS #65】《让自由之风吹 – 法律就业的地域和阶级的不平等【CLECSS #115】《评金杜。君合。方达》【CLECSS #126】《那些年,我们律师们经历过的金融风暴》法律市场的作品也非常多,以上的作品是较多CLECSS 朋友谈及的。当然,还有其他的评内所和外所系列,大家可以随心翻看以前的文章。结语最后以【CLECSS #65】《让自由之风吹 – 法律就业的地域和阶级的不平等》的一句作为2014年CLECSS 的终结:“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出身自有钱家庭,但我们的心是自由和公平的。没有人可以阻止你有伟大的梦想,没有人可以阻止你去努力。” 就这样,我7年前的梦想(Think Big,Do Big)就这样实践了出来,感谢大家在2014年陪伴CLECSS 成长。我们坚信,2015年会更好。【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20】中国青年法律学生出国留学选择多样性的一点随想

作者:JW
06月24日 | CLECSS
今天很高兴收到JW 兄的投稿。文章提出他对中国青年法律学生出国留学不同角度的思考,可读性甚高。无论大家是否同意文中的观点,也给大家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我们这一代的法律人的何去何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JW, 南京大学法学学士,澳洲邦德大学法律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女王玛丽学院国际仲裁研究所研究生文凭,英国御准仲裁员协会资深会员(FCIArb), 先后取得中国、澳洲、英国与新西兰律师资格及澳洲与新西兰出庭大律师资格,逾十四年在北京、悉尼、堪培拉、新加坡与香港从事国际经贸商务纠纷解决的经验,CLECSS核心团队成员之一引言忙忙碌碌转眼已是2014岁末。回头想来,笔者在惭愧今年自己参与的CLECSS活动实在甚少之余,对四月中旬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与师生讨论国际争议解决专才职业技能发展的场合却是记忆犹新。彼时,笔者仅从所从事的国际仲裁这一特定领域在无任何科学调研的前提下莽撞抛出“有兴趣今后从事国际争议解决工作的中国青年法律学生不妨考虑出国留学选择多样性(不限于英美加澳等发达普通法地区高校)”的命题。笔者完全没想到获得反响之强烈。在辞旧迎新之际,笔者愿与CLECSS朋友通过微信分享究竟彼时笔者粗浅想法的上下文是怎么回事,欢迎批评指正。现状是什么?相信CLECSS朋友都清楚:由于历史原因,尽管这个星球上有二百个左右的国家和三百多个司法区(jurisdiction),但就国际商务游戏规则整体而言它被一种语言(英语)及一种法律制度(英国法及其在北美和亚太几个屈指可数的国家和地区的衍生品)所垄断。但笔者发现:许多中国青年法律学生并没“均等地”(equally) 留意到为跨国纠纷定纷止争(并由此为国际商界制定游戏规则)的一些最成功的国际仲裁人是如下背景的“现状”:(例一) 有一位加拿大籍公民,他广泛地被业界视为“全球最佳国际仲裁员”。他除了拥有牛津大学法学院普通法学位外还讲法语和拥有位于加拿大法语区蒙特利尔市的麦吉尔大学法学院大陆法学学士(bachelor of civil law)学位。他讲英语和法语。(例二)有一位长期生活工作在巴黎的美国律师,他广泛地被业界视为“现代国际仲裁之父”,他除了拥有哈佛大学法律博士学位外还拥有巴黎二大法学博士学位(Doctorate, Doctorat en Droit, Université de Paris II -Panthéon-Assas)。他讲英语和法语。(例三)有一位长期生活工作在巴黎的瑞典籍公民,他此前担任被业界视为国际仲裁业务全球领先的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国际仲裁业务主管合伙人。他除了拥有耶鲁大学法律博士学位外还拥有巴黎大学的 Diplome d'études superieures spécialisées 文凭。他讲瑞典语、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例四)有一位长期生活工作在伦敦的美国律师,他广泛地被业界视为“今日国际仲裁与诉讼业务的行业翘楚”, 他讲英语和德语,他小时候在驻扎于前联邦德国的美军军营中长大。(例五)有一位长期生活工作在新加坡的英国籍公民,他广泛地被视为亚洲最知名的国际仲裁律师,他是英法两国律师,拥有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法学学士学位和巴黎一大的 Maîtrise en droit privé学位。他讲英语和法语。(例六)《纽约公约》(被誉为联合国成立以来最杰出的成就)的主要起草人暨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ICCA)的创办人Pieter Sanders教授(1912-2012)是一名荷兰籍公民,他只有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法学院的荷兰律师的背景。笔者的一点粗浅想法笔者引用以上这些例子的本意是想向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接触到境外更加广阔的法律世界中的中国青年法律学生提供以下几点粗浅想法供参考:第一,仅就国际仲裁领域而言,从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些国际仲裁人的背景不难看出,平衡地兼跨和有效地复合普通法系和欧陆法系是多么地重要。尽管伦敦等地有大批极为出色的只讲英文只懂普通法的英王御用大律师(QC)或者其他司法区可类比的资深大律师(SC),但在跨越不同语言、文化和法律传统的国际商事案件中如果不懂至少另一种语言、文化和法律传统那么这样的处理过程和结果又如何能令各方信服?说一点笔者自己的个人体会,起初笔者并不明白为何自己能在伦敦大学女王玛丽学院学习国际商事仲裁研究生文凭证书课程过程中脱颖而出最终以优等成绩(Distinction) 毕业,后来经与导师的沟通中才了然:原来是笔者最初接受法律教育的思维背景是中国大陆法,这样在英文环境下看待许多国际私法与民商事仲裁诉讼方面问题的思维、角度和平衡性是只来自普通法世界的英美国家律师同学完全无法企及和体会的。第二,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非挤独木桥”。英美加澳香港新加坡等普通法地区的法学教育及法律职业发展路径固然发达和成熟,但在今天巨变中的世界,如确定自己有兴趣从事国际仲裁与商务争议解决、反垄断以及WTO与国际贸易法等方面的实务或者研究工作,那么不妨考虑去瑞士、瑞典、荷兰、法国、比利时、丹麦等欧洲高校读书特别是有关的专门高级法律课程并掌握欧洲本地语言找机会融入当地法律职业发展路径。西欧与北欧许多国家的法治与实务之发达不亚于英美加澳。须知:国际商事仲裁久经考验的五大传统中心仲裁地(伦敦、巴黎、纽约、日内瓦和斯德哥尔摩)中的三个是位于与中国法律传统同源的欧陆地区。而笔者自己工作中获得的亚洲用户反馈也是:用户对在斯德哥尔摩和日内瓦这样的仲裁地处理仲裁案件(无论最终结果输赢)的熟悉度、舒适度和可接受度远高于伦敦、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天涯若比邻”的今天,传统上的地理距离和所谓“遥远”的心理距离早该荡然无存。而近在咫尺的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仲裁地其制度与实务与伦敦有显著的差异么?第三,涉华国际法律服务市场上迫切的需求。笔者不否认去欧陆发达国家攻读法律的中国青年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并且笔者也有幸结识几名已毕业并成功融入当地法律职业发展路径的中国内地优秀青年才俊。但CLECSS朋友都清楚,这些人数如与去普通法地区攻读法律的学生人数相比完全是凤毛麟角,而且常被莫名其妙视为“支流”。就眼前而言,仅以菲律宾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与中国就南海争端仲裁案为例,撇开别的不谈而只看技术层面,泱泱十三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否有大批有经验处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项下仲裁案(包括但不限于在德国汉堡国际海洋法庭“ITLOS”出庭的经验)的人才以及是否有大批在对此案提供文书登记服务的荷兰海牙常设仲裁院(PCA) 出过庭经验的人才。从老式中式思维角度,一点儿都不夸张,是不是有输了如何去见炎黄二帝和列祖列宗的问题。再者,与此前无论法德西葡语还是日韩俄语情况完全不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随着中国已由资本输入国转型为资本输出国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境内人士因旅游、留学、移民、做生意、探亲访友等等原因走向世界(并不自觉地把中文带向世界),这对传统英语世界下形成的秩序和规则形成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企业和高净值人士对欧陆国家、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中东地区、法语及拉丁语非洲等广大非英语普通法地区的投资与各类经贸往来急速增长,为什么掌握法德西葡等欧洲语言真正懂得这些国家法律并能有效运用的中国青年学生就是“支流”?举例来说,随着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承包各类工程的项目越来越多,笔者在斯德哥尔摩仲裁案与迪拜仲裁案的代理过程中都遭遇过项目纠纷文件中不少很重要的只有阿拉伯原文的情况,从仲裁庭到双方仲裁代理人团队都来自英美澳普通法世界而仲裁语言为英文。可是,其实包括笔者在内大家都在如履薄冰地看着英文翻译猜而无人确定这些实质性相关的阿拉伯文文件的原文文本意思究竟是什么(更不用说把这些阿拉伯文文本放在具体的以阿拉伯文为原始立法语言的阿拉伯司法区有关法律的语境下意义又有了怎样的演化和发展)。笔者年轻时常听到一句话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笔者现在觉得是时候把自己工作中受限于语言以及教育和职业背景已定型而无能为力的忐忑告诉中国青年法律学生,并把这句话送还。第四,取决于具体国家、学校和课程情况,可能在部分欧陆国家学习法律的学费和生活费总和与英美加澳等国家相比较低。笔者出身于中国北方二线偏下一个中等海滨城市的普通工薪阶层家庭,早年星夜兼程做硬座火车当过“北漂”感同身受过北京《暂住证》的问题,笔者完全明白经济问题对大多数中国青年学生的敏感性和重要性。后记笔者记得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与师生讨论时特别提到了不想翻译成英文的一段话(引自强世功老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13届毕业生欢送典礼演讲):“...旧的秩序即将要逝去,而新的秩序即将要诞生的转折时代,我们必然面临一个霍布斯式的世界,也必然要在根本意义上面对这场霍布斯意义上的斗争。这不是简单的人与人的斗争,而且包括了国家与国家的斗争、更包括了文明与文明之间的斗争...今天在这个斗争面前,世界在分裂,每个国家内部在分裂,每个人的心灵内部也在分裂...无论如何,我们法律人就是为这场斗争而准备的。问题在于,我们法律人,尤其是我们提到的隐匿的法律军团,究竟在这斗争中站在哪一边—是继续作为西方资本和西方法律的雇佣军、来捍卫和缔造旧世界,还是与祖国和人民一道,来推动中国的崛起,致力于缔造一个新的世界。” 事实上,笔者内心每个星期都在经历这样的纠结和分裂。勿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资本第一次全面走向世界这个几千年未有之变局居然发生了的今天,CLECSS自觉也好不自觉也罢都已承载着一些特殊的启蒙使命和任务。伦敦在某些领域无法撼动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包容和多样性(事实上,笔者在伦敦毕业的母校领导国际仲裁仲裁所的首席教授不是英国人而是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希腊人),同样的包容与兼收并蓄也体现在蔡元培时期的北京大学以及那时在首都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作为CLECSS核心团队成员之一的角度,笔者在年末惭愧反省自己的同时,也建议和祝愿CLECSS在新的一年更加包容和视角更多元化,去赢得更多不是来自英语普通法地区留学和工作背景朋友的支持并听取和传播给中国青年法律学生有关地区的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发展方面的实用信息(无论是来自所谓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年健康、快乐。

【CLECSS 219】律所和风水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周末回来,我们从悲伤的童话故事【CLECSS法律Career #218】《律师小王子》回来现实世界,今天谈一下律所和风水。风水在中国有悠久历史,由于律所也是营商机构,所以在律所也广泛应用。律所的名称和Logo律所的法律名字,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金杜。金杜名字里本来还欠了水火,也刻意在Logo里加了蓝(代表水),红(代表火)进去。事实上,金杜的朋友就都对这个五行相生的名字和Logo很自豪。还记得我07年在北京工作时,有一位北京金杜律师带我上去建外Soho那个办公室参观,就第一时间跟我介绍门口的名称和Logo(虽然我早在98 年北京读清华暑期班时就参观过金杜,那时就听过这个故事)。金杜一直以来发展得颇为顺利,可能跟名称Logo改得好很有关系。其他律所也属各自五行系列。中国人讲求“水生财”,所以有很多水系的律所,例如海问,润明,君泽君等,也有不少金系木系的律所。在做项目时大家不妨看看自己律所,跟对家的律所有没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例如如果一个金系,一个木系,可能会产生金克木的情况。如果一个水系,一个木系,可能会有水生木的情况。在外所方面,早年很多外所的名字在打进香港市场时改的,都有考虑过风水。例如听说富“尔”德还是富“而”德,就考虑过风水问题。律所办公室在办公室选址方面,要选个风水好的商厦。在香港,就有几个出名风水好,和几个出名风水不好的商厦,所以律所的选址很重要。律所的设计和摆设,主要是以生财和挡煞为主。例如你如果看看自己的律所,很多时候会发现“财位”在合伙人房间,你走进去合伙人房间,还可能发现一些金币铜钱等摆设。你看看自己的房间,也可能种有一些植物,也可能是风水摆设,大家就不要乱动。事实上,律所室内的植物长得好,心情也会好点。在挡煞方面,如果某个房间的风水特别不好,甚至听过在桌下放菜刀镇着。结语这么多律所相信风水,相信其中还是有点道理。各位CLECSS朋友不妨多观察自己的律所的名字(和对家律师的名字),也看看自己律所办公室的风水摆设的玄机。这些都只求自己心安,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努力,这样才可以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18】律师小王子(Lawyer Prince)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又到年底了,继【CLECSS 法律Career #140】《律师和万圣节精灵》后,今天推出仿作《快乐王子》的《律师小王子》,希望各位CLECSS朋友喜欢。律师小王子在世界上某个角落,有个地方很重视律师,律师地位崇高,也赚很多钱。于是当地的人民就为律师立了个石像,外面镶金,也镶有各种宝石,大家称他为“律师小王子”。有一天有一个往南飞避寒的小鸟飞过,坐在律师小王子上。小王子对小鸟说:“我钱赚得够多了,也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但不知道为什么不快乐”。小鸟说:“你每天就高高在上站在那里,你怎会感受到世间的温情?”律师的真正意义小王子对小鸟说:“我看见在远处有个贫穷的年轻法律学生,他用功,但是家里可能没有钱读书,你把我头顶的金假发送给那位学生”。小鸟于是把金假发拔掉,送给了那个贫穷的年轻法律学生。后来那个年轻法律学生,因为这笔钱完成了学业,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律师。过了几天,小王子对小鸟说,“我看见在远处有个小市民得不到社会公义。你把我手上这个镶宝石的剑送给他,让他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事实上保护和帮助小市民是我们每一位做律师的责任”。小鸟于是把宝石剑拔掉,送给了那位小市民。小市民得到剑后,知道自己的权利,卖掉剑上的宝石,赢了官司,得到了公义。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律师小王子一天一天地送出自己的东西,最后连双眼的红宝石也送人了。自此律师小王子再看不见世间上的事情,但是仍然很关系社会。悲伤的结局小鸟因为每天替小王子送物件给平民百姓,错过了南飞避寒的最好时机。就在一个下雪的平安夜晚上,小鸟被活活冻死了。但是小鸟并没有遗憾,因为它帮助了很多有需要的人。小王子不知道小鸟已经死去,在这个平安夜里,小王子因为双眼已盲,看不见东西,跟小鸟说“你还好吗?”但是小鸟没有回应。小王子感受到小鸟的体温,但没有心跳,明白小鸟已死。在悲伤不已的情况下,石头崩溃,在圣诞节的早上,市民起来发现一大堆石头。小王子虽已死,但他的精神还在,大家用他的石头,铺砌了一条“律师路”。这条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大家每天路过都会记得小王子这段往事。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实实在在地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虚有律师的头衔。至于小鸟,并没有人知道它的遗体去了哪里,但是真正的英雄是不需要留名的,它将永远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17】律师和土豪客户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昨天在云南生病了,修养了一整天,今天好多了!祝各位CLECSS朋友周末愉快!最近Rich and Bitch 这个词语已经成为网络最热门的词语。今天我们讨论一下我们在法律专业会碰见的土豪们。土豪客户土豪客户有好有不好的。好处是他们一般很豪爽,不拘小节,爱恨分明。假设你的客户是民企,你到了当地,他们都会热情招待律师和Bankers,如果席间你们很谈得来,以后工作就会很方便。不好的地方,是这些企业老板,文化水平很多不高,你跟他们说太多法律合规的事情,他们会觉得你麻烦,他们一般都希望你简简单单,不出问题就好。所以跟这些土豪客户不容易沟通。正因为他们爱恨分明,只要你做了一件事情让他不喜欢,以后他就会记一辈子,很难有翻身机会。怎样应付土豪客户要应付土豪客户,首先要先从他们的角度出发。首先他们一般好豪爽,豪爽的人一般会喜欢豪爽(谈得来)的人。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大可放开自己,谈天说地。比如这是一个四川的企业,就要多理解四川的事情,土豪们一般喜欢你谈他的家乡的。在工作上,要用最浅白的语言,让他知道你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大概概就可以,反正你说得深入他也听不懂。说话时尽量说得比较正面,他们一般不喜欢听到负面的事情。更深入的负面事情,跟他手下做事的沟通就可以。结语其实这些土豪们都有天真可爱的一面。他们爱恨分明,性格率直,比很多律师和Banker还要正直善良。很多这种土豪客户,你会觉得他们是天真的小朋友,你会用棒棒糖哄着。事实上,跟很多律师朋友交谈时,他们都觉得民企比国企好做,民企客户更愿意给律师费,民企客户没有那么官僚。个人而言,我就很愿意跟这些土豪客户交朋友。因为自己性格也比较豪爽,喜欢跟真心朋友把酒当歌,跟这些土豪客户应该会是很好的朋友。【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16】Boxing Day – 律师执业上的惊喜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今天是Boxing Day,祝各位CLECSS 朋友拆礼物时有不少意外惊喜!以前看《Forrest Gump 》(阿甘正传),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你不打开那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里面有多精彩。事实上,我们的法律执业,每天都会有很多惊喜,很多突发事件。所以应该培养一个好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今天我们会谈论,驾驭惊喜(manage surprise)和创造惊喜(create surprise)。驾驭惊喜(manage surprise)不同人对于惊喜有不同的态度。有些人喜欢死板的公务员生活,每天做差不多的事情。就是说,明天发生的事情跟今天差不多。也不用烦恼怎样面对新挑战。但是有些人则很喜欢每天的工作不一样。律所的工作,每天都充满新事物,不喜欢惊喜的人觉得很烦恼。但喜欢的人觉得很多挑战性,每天都能学到新事物。所以,第一件事情就要调整心态,每一个新Issues,你都很有兴趣研究。就法律界的新Issues 而言,其实有很多都是旧Issues演变出来。所以每一个惊喜其实都是可以驾驭的,不需要害怕。用以前的解决方法,略加变化,就可以解决当前的问题。创造惊喜(create surprise)有时候,我们可以反客为主,不用等Surprise到来,自己创造Surprise。如果你的法律业务偏于死板,可以想想有什么可以突破。比如说,你每天跟客户写一个很标准的FDI Memo,有没有想过考虑一下新的税务或基金法规,怎样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果你能够这样,就对客户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你不用等Surprise到来,而你主动Create Surprise。对于客户来说,这个Surprise是一个意外的Added Value,客户一定会欣赏的。结语– Boxing Day每年的Boxing Day,都是充满惊喜的日子。每当我们拆礼物,我们都会发现很多惊喜,人生顿时变得精彩。除了我们获得意外惊喜外,也要花一些心思在送礼物上,让我们的朋友和可以都能获得意外惊喜。祝各位CLECSS朋友都能掌握Manage Surprise 和 Create Surprise 的各种技巧,让法律执业变为一盒色彩丰富的巧克力–“Legal Practic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CLECSS 215】寂寞的圣诞 - 法律界的单身男女 (Lonely Christmas)

作者:CLECSS
06月24日 | CLECSS
(作者:Simon Mui 梅品和,CLECSS创办人,CBLA旅美中国律师协会理事,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管理硕士,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法律博士,纽约/英国/香港律师,多年国际律师事务所经验)今天是圣诞节,我在云南昆明醒来,但我并不孤单,因为有大堆CLECSS好友在昆明共度圣诞。对于其他CLECSS的单身朋友而言,不知道在圣诞佳节会否感到特别孤单?在法律界,我们有很多单身男女,今天我把过去几年观察所得归纳一下:(一) 对别人要求过高(CriticalThinking)律师有个特点,都是很挑剔,Critical Thinking 本来就是职业病,所以对另一半也要求很高。正如【CLECSS法律Career #214】《我眼中的女律师-铿锵玫瑰》,很多女律师都是女强人,有学识,有钱花,不用靠男人的。所以对另一半也会很挑,由于自己赚也不少,很多时候也要求另一半也有相当高的收入。可惜大家很多时候都很忙,所以也没有时间慢慢去找另外一半,久而久之,就一直保持单身。 (二)对自己要求过高以前跟另一位律师研究过,到底我们是对别人要求高,还是对自己要求高呢?其实有时候是后者。比如说,【CLECSS法律Career #207】《男律师的金钱,权力和魅力》,很多男律师对自己男性的强势地位很注重。例如在律所里,我们不乏见到某些男律师天天把头发弄得油亮,西装笔挺,皮鞋刷得发亮。第二天起床时,会否让女伴看见自己七陵八乱的头发呢。其实自己内心都在保护着自己完美的形象,不会随意让另一半闯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三) 事业心过重(CareerAmbition)很多时候你问一个律师为何仍然单身,他会跟你说他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寻找另一半。其实如果有心找,总会能挤到时间出来,例如吃饭时间。更多其实是因为事业心过重,根本99%的心思放在事业上,不觉得感情重要。对于这种律师而言,其实保持单身也挺好的,因为即使你勉强结婚,最后也很有可能离婚收场。因为你仍会放大部分时间在事业上,放太少时间在家庭,另一半久而久之会埋怨,最后导致离婚收场。律师是一个离婚率偏高的行业,当然有些情况是婚外情导致的。对于家庭的关系处理,大家可以参看【CLECSS 法律Career #177】《律师和家庭》。结语在这圣诞节里,单身的各位不妨想想自己的性格,是否过分强,是否个太过注重完美,事业心太重。如果大家抛开一切,做一个平淡普通的人,其实可能过一些平淡两口子的日子。当然,有些朋友的性格更合适单身,对我而言,暂时也挺享受单身逍遥的生活,可以到处飞,去全国各地做讲座,结交全国各地的朋友。最后,祝福各位圣诞节快乐,即使单身,但并不是Lonely Christmas,而是很多朋友陪伴的热闹Christmas!【如果大家认同CLECSS “ Think Big; Do Big” 的理念,请关注支持CLECSS微信公众号 (“CLECSS”),转发给朋友,及在朋友圈分享,谢谢各位!有兴趣加入CLECSS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发电邮给clecss.education@gmail.com】

全部 / 共有1494篇文章